尊敬的观众朋友:
      我们即将迎来中秋节,在这团团圆圆的节日里,大埔县博物馆全体干部职工祝您及您的家人:平安幸福、节日快乐!
     结合博物馆工作实际,9月19日-9月21日中秋节期间大埔县博物馆正常对外开放,欢迎观众朋友们前来参观。

中秋节节假日期间,大埔县博物馆带您“云游湾区”,连线五大景区叹美食美景,了解诗人杨万里写下17首诗的浈阳峡、网红大月亮、参考王蒙《夏山高隐图》的小镇布局、重达1018斤的镇馆大月饼、“客家水立方”泰安楼,感受别具特色的中秋文化,敬请期待。

162636rcc9t7t9fmmmzmlm.jpeg

中秋节(中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大埔县博物馆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登录大埔网客户端,分享美好心情
4人点赞
阅读全文  

阅读 789   评论 0

精选留言
写留言
精彩推荐
打开大埔网,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提示信息

Ps:啊哦~只能在客户端里面玩哦~

提示信息